?振動摩擦焊接機是一種利用高頻振動和摩擦熱實現熱塑性塑料焊接的設備。那么,
振動摩擦焊接機在啟動焊接時,需做好以下關鍵措施,以確保焊接質量、設備安全及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

一、設備準備與檢查
模具安裝:將制作好的產品固定模具(治具)準確安裝到振動摩擦焊接機上,確保模具穩固、無松動,以避免焊接過程中出現偏差或故障。
參數調節: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產品的焊接要求,精確調節振動時的各項參數,如上模振動的頻率、振幅、時間等。這些參數直接影響焊接效果,需根據材料特性、產品尺寸等因素進行合理設置。
設備潤滑與檢查:
潤滑:按設備潤滑圖表或注油點對機床進行注油,確保各運動部件潤滑良好,減少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檢查:開機前,仔細檢查油標油位或注油點,確保油位正常;檢查主軸箱潤滑、離合、制動系統,低速轉動主軸,確認其運轉正常;檢查皮帶張緊度是否適當,防護罩是否鎖緊,以防止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或危險。
二、工件放置與固定
工件放置:將所要焊接的上下產品分別放入對應的上下模具中,確保工件放置準確、穩固,避免在焊接過程中出現移位或脫落。
夾緊固定:啟動油泵電機,使用彈性夾頭夾緊工件,調節液壓系統壓力、工作壓力、夾緊壓力、頂鍛壓力等,確保工件在焊接過程中受到足夠的夾緊力,保持穩定狀態。
三、安全防護與操作規范
安全防護:
安全門關閉:在啟動焊接前,確保安全門已關閉,以防止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火花、飛邊等飛濺物傷人。
個人防護: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嚴禁穿拖鞋、涼鞋、半短褲操作,以防鐵屑燙傷;嚴禁戴手套操作,以免手套被卷入設備中造成危險。
操作規范:
持證上崗:操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熟悉機床操作順序和性能,嚴禁超性能使用設備。
規范操作:在調整狀態下,調節滑臺、刀架移動速度和距離時,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避免過快或過慢導致設備損壞或焊接質量不佳。
觀察與監控:在焊接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密切觀察焊接情況,如發現異常現象(如異常噪音、振動過大等),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再繼續焊接。
四、焊接過程控制
焊接時間控制:根據產品的要求,合理設置焊接時間。焊接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工件過熱、變形或材料退化;焊接時間過短則可能導致焊接不牢固。一般來說,焊接時間大約在15秒左右,但具體需根據產品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壓力控制:在焊接過程中,保持適當的夾緊壓力和頂鍛壓力,確保工件在壓力作用下充分接觸并產生足夠的摩擦熱,從而實現牢固焊接。
五、焊接后處理與設備維護
焊接后處理:焊接完成后,待上下模分開、安全門打開后,人工取出焊接好的工件。檢查焊接質量,如發現焊接不牢固、有裂紋等缺陷,應及時進行返工或處理。
設備維護:
清潔機床:定期清潔機床,去除油污、灰塵等雜質,保持設備清潔衛生。
定期檢查與保養:按設備保養計劃對機床進行定期檢查與保養,如更換潤滑油、檢查電氣元件等,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